欢迎来到三哥小说网

三哥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天青之道法自然 > 第22章 晓风镜湖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22章 晓风镜湖(1/5)

    上回书说到,那吕帛逢一女子,使得他再也拴不住那心猿意马,夜不能寐。

    说来此事倒不能怪这吕帛。

    起因麽,便是这汴京城新来了一个词人。

    说是江南才子不得志,几经科考却也不得一个功名显身。

    只得以诗词疏解心中郁闷。

    一兄一妹于京郊租得一个小院,终日字画为生。

    这先生虽潦倒,然,这诗词书画却是一绝。引得各大青楼登门求词者竟是熙来攘往,各富商文雅之士为求其书画持币而待者饶是毂击肩摩。

    一时间竟是一个“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,洛阳为之纸贵”。

    人不知其来历,更不知其名,只见那小园门楣上有题曰四字“晓风镜湖”,便以此唤他做“晓镜先生”。

    其词颇具婉约之风,饶是写尽了世间绵绵长情,道尽了红尘相思之哀怨。

    伤情之处那是一个字字血泪,流连之下一盼三顾。

    笔下一个情字,便是一个冷月光,秋风凉,荡起一眼的汪洋,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惆怅。且是让那些个多愁善感,悲秋悯月的大家闺秀,只看了那诗词,便湿了罗帕,丢了魂魄。心下道:拿了妾身去吧!活不过也!

    此等婉约倒是与杨戬、周亮、陆寅、吕帛这等男人或者不是完整男人基本无感。

    然,对那大院深闺之内的女文青那杀伤力却是刚杠的。

    于是乎,这吕大小姐亦是于此一个不落俗套。

    诶?这吕帛都弱冠之年了,他这姐姐却还未婚嫁是何道理?

    没什么道理,跟现在的大姑娘一样,打死都不结婚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,便是其他朝代动荡有女便是草草的寻了人家嫁了去以期开枝散叶,绵延香火。

    而这北宋却是个另类。尽管边境时有征战,然,百十年却无外族入侵,时常的民变起义什么的也不伤大雅。

    即便有边境争端,便也是朝廷花钱了事,而与国内无关。大家依然是歌照唱,舞照跳。以至成就了这史上罕有,长达百余年的国内和平时期。

    这人若没了忧患,自是享乐为主。这中上家境人家女子便不急着婚嫁。况且家境殷实者且也是养得起也。

    没得没事干了,就去追求娱乐。

    于是乎,这些大龄剩女便成为北宋都市娱乐活动的重要参与者。

    就好比现在追个星啊,参加个文艺活动什么的。

    通过参与这些娱乐活动,让这些女性从较受束缚的日常生活中暂时解脱出来。

    于是乎,这些个大龄剩女或练就了本领,或修得才学,或凭借花容月貌得到社会的认可,从娱乐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心灵寄托。

    而北宋女性娱乐表现出世俗化与商业化、阶级性与差异化、娱乐行为的内敛性,以及奢侈程度呈现阶段性等特征。这些特征和北宋特殊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,以及士大夫与论的包容与赞赏有极大的关系。

    然,父母选婿也是以官宦和宗室为主,而其父母自然在考虑子女婚姻大事的时候,就相对的寄予更高的期望。

    这话不假,自家养的女儿都希望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归宿,自然而然的就会尽量以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女婿的人选。
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这些个女儿奴势必会在择婿的时候特别挑剔和谨慎,而且非常注重未来女婿的前途。

    说白了,就是挑花了眼了。

    最后这种父母的高期望值和本就不怎么愿意结婚的双重因素下,导致北宋的官宦人家的适龄男女整体性自愿自发的晚婚晚育。

  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当我救了敌国质子后 没你就不行 四合院:重生傻柱开局相亲于莉 开局被借子,我无敌全靠女神努力! 我,何大清,把傻柱卖给易中海 权力之巅 社畜穿成侯府恶女躺平吃瓜乐逍遥 战锤!我的系统是蓝色框 钟离先生的修仙日常生活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