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完结】(1/119)
第121章 大会战(一)前期对于《山海蚩尤之战》这部电影,池影影的初步构想是,作为系列IP电影的第一部,整个故事不能太复杂,简单一点、狗血一点,力求把娱乐性质拉满,还有就是特技效果绝对到位,为每一位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奉上一场“视觉盛宴”。
整体框架结构做到宏大、有序,留下足够的创造空间给后面的人,尤其是片尾一定要有彩蛋,为下一部留个故事开头。
说白了,其实就是一部华国神话版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主要男女主角最后都是以悲剧收场。
黄帝阵营是正面的,但是也并非完美,而蚩尤阵营虽然是反派,但是他们的领袖非常有魅力,发动战争的原因也很符合逻辑,就是双方生存空间的争夺。
整个故事的核心冲突在于,当自然法则“水与旱”的相克,遇上人类情感“恋人关系”会产生什么样的悲剧?
雨师为蚩尤作战,既是出于兄弟情谊,也是在为九黎族争取生存空间;而旱魃,帮助黄帝,则是因为她坚信“秩序才能保护苍生”,男女主角都背负着比爱情更沉重的责任。
所以电影中,主角的名字就用神话本名——“女魃”和“赤松”。
“赤松”是雨师的别名,这个姓氏带有火焰的意象,偏偏与他本身“水神”的身份形成有趣的反差。
蚩尤的个人魅力,体现在于虽然他是整场战争的发动者,但是也是为了被压迫的九黎族获得耕地与盐源,他甚至承诺战后与黄帝部落共治。
故事的最高潮,当然是那场改变战局的“雨旱对决”。
最虐心的设计则是,当赤松看到女魃因神力反噬,整具身体开始逐渐枯竭的时候,本能地想停雨救她,但却被蚩尤按住了手腕。
蚩尤说道:“此刻撤手罢斗,等于杀死所有的九黎战士……”
赤松这种两难的抉择困境,才能体现战争的残酷。
而结局部分池影打算用三条情感线收尾:
女魃在战争结束后,化为旱魃,因为成为灾难的化身,人间所有的地方都要驱逐她。黄帝应无数黎民百姓的要求,亲手将昔日功臣干将放逐于赤水北岸。
偏偏又因为受到了人间浊气的侵染,同时使用神力过度,天女魃也无法再回到天上,只能在人间极恶之地孤独游荡……
而赤松则是散尽神力,化为雨
季前的闷热湿气,永远萦绕在旱魃身边,两个相爱的人,既不能相见,也不能相拥,女魃甚至从始至终都不知道心爱的人就在身边。
而蚩尤在战败前,将他的佩刀交给幸存的九黎族少年,对他说:“藏好它,等待下一个不需要战争的时代,带领九黎部落重新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乐土。”
而整个故事也需要几处伏笔。
比如说黄帝战前对女魃郑重说道,“此战之后让你与爱人归隐”,就暗示黄帝其实早就知道女魃与赤松之间的关系,他其实给了女魃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承诺。
而蚩尤青铜面具下,隐藏着被炎帝部落烧毁的半张脸,揭示了战争的导火索,以及在蚩尤之战之前,炎帝这个重要人物的存在。
整个战争场面既要宏大,也要突出神话感,比如应龙展翅时遮天蔽日;风伯飞廉掠过战场时卷起的血雾,而女魃驱散乌云时,干裂的土地裂缝会绽放出金色的火花,那是女魃正在燃烧的生命力……
这些剧本大纲,既完整地保留了“旱神女魃”在《山海经》中的基本原始人设,也给了蚩尤足够的动机深度,所有的超自然现象都符合“水克火”、“火克水”的原始逻辑。而女魃神力的视觉化,也就是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