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三哥小说网

三哥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委身偏执皇兄后 > 17、第 17 章

底色 字色 字号

17、第 17 章(2/25)

的画像上。她撒娇道:“娘娘选中的人,定然都是燕京最出挑的儿郎,儿臣倒也想先看一看,若是有合眼的,指不定能早点定下来呢。”

    她缠着要看,也不是什么大事,皇后示意严嬷嬷将画像拿了过去。

    长宁公主定睛一瞧,最上面的果真就是晏何修。

    她的眼神几不可闻地冷了下来,抬起脸时,脸上却还是笑着:

    “是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,能让娘娘亲自挑选夫婿呀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净光山上青烟相拢,佛火缭绕。

    男人立于幽静的佛室之中,静静望着面前慈悲低眉的菩萨像。

    明了大师看着他颀长的背影,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,开口打破了这漫长的寂静:“心外无别佛,佛外无别心。殿下我执之心太深,求神拜佛再多亦是无益。”

    魏珣并不恼怒,只是低低笑了声,道:“孤不求渡己,只求渡人,佛祖还从未不允过。”

    明了大师捻着佛珠,闻言一时语塞。

    自从魏珣年少时拜入护国寺学禅,再到净光宫深造,他是亲眼见着这位年纪轻轻的太子,如何借着佛家的名义一步步收拢人心,玩弄权术。

    自前朝起佛教盛行,信众遍布王土,寺庙不必纳税,僧人不必征军,独成一方天地,权势之大,影响之深,连帝王都要给三分薄面。

    直至今上登基,太子殿下入主东宫,亲习佛法,统筹包括明了大师在内的诸位高僧重修佛经释典。

    本以为是宣扬佛法的大好时机,却无人发现那些经书之中竟多了无数忠君重孝、守礼明义的内容。

    推广至民间教化不过十年,便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巨大影响,随处可见拜君而不拜佛,拜佛要先拜君的局面。

    就连闭门不出日夜礼佛的人都知道了,陛下为大君,皇后为小君,按天地秩序,佛道所示,太子乃东宫嫡出,便理应是下一任君主。

    直至那时,明了大师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,少年当初温和虔敬的表相下,原来早已是一派老谋深算、野心勃勃。

    所谓名声,所谓信仰,都不过是太子争权弄势的手段而已。

    魏珣毕生满心所求,从来都只有无上的权势与荣耀。

    明了大师并不厌恶太子,只是有几分无奈,得这样一位储君,也不知对大邺百姓而言,到底是幸还是不幸。

    明了大师如何想他,又如何劝他,魏珣向来半点都不在意,总归净光宫早就已经在他的把持之下。

    他如常上了三柱香,尽够礼数后便转身离去。

    斋房的书案上早已放好东宫送来的信函。哪怕离了宫,有些事情仍要太子亲自过目,以免疏漏。

    除此外,案边不知何时还多了一盆花草,花瓣盈白,在阳光照耀下却能透出五色。

    “这株五色斓虽然貌美,却据说极难养活,需要日日精细照料。”

    吴年紧随他后,笑眯眯地介绍着:“殿下曾经赠过公主几朵,奴才前日去潇湘殿瞧着,那一株长得也是好极了。”

    摸着良心说,吴年觉得潇湘殿那一株,比之净光宫养着的也丝毫不差。可见淳和公主平日里照料得有多精心。

    魏珣看了一眼,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吴年见他没有打断,便继续道:“殿下送公主的桩桩件件,不论大小,不论贵重,公主都好好收着,奴才看了都觉得自愧不如。”

    净光宫中其实早已为淳和公主收拾出一间斋房,就离太子所住的地方两盏茶的距离。

    吴年当初自作主张做好了萧棠若要随行的种种安排,太子虽未过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都市娱乐全才 溪若 [简提版] 窗前明月光 苏凉与顾酒 四合院:娄小娥新荒,耕田播种 与影后闪婚后 完结+番外 犬嗳【含人兽,慎】 【克苏鲁】她是深渊 我们来谈个恋嗳吧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