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 我推荐我岳丈!(3/5)
赵瑗也说了,他只是猜测,而这猜测和早先赵构的想法几乎一致。这让赵构的眼神里更添了几分欣赏。
他为帝十余年,向来欣赏那些能够与他在想法上不谋而合的臣子,例如秦桧便是如此。
所以他将秦桧送上了宰相之位,而那些不能顺着他心意,捉摸不透他想法的臣子,他就只会嫌弃他们聒噪,将其打压下去。
这种情况往好了说叫做喜欢有共同语言的人,但放在赵构这个皇帝身上,就成了自大狂妄,听不了逆耳忠言。
赵瑗继续说道:
“其二,儿臣以为江南剿匪一战,有人暗中资助水匪,助其成事,否则按照儿臣对江南水寨的印象,这些贼寇平日里决计不会如此团结,数寨联合共同抗敌,他们巴不得同伴遭殃,自己好渔翁得利。”
“所以其三,儿臣怀疑这暗中资助水寨之人不仅能够拿捏水寨众寇,让他们听从自己号令,还知悉江南军情甚至是杨沂中的所有部署,提供给了水寨,使得杨沂中计划泄露,这才造成了他大败的结果。”
赵瑗这番话如今剖析出来,虽然只能算是马后炮,但其实与赵构判断完全没有差别。
只是两人心目中对暗中协助水寨的人选有所分歧。
自从张澄刺杀秦桧,以此获利这事被他认定之后,所有的一切就在赵构的脑海里合理起来。
江南漕运作为漕运要道之一,有谁能比得过曾经负责改善漕运的张澄还要熟悉?
能够拿捏江南水寨,能知悉杨沂中和江南军情的人选,除了一同追查秦桧案的张澄之外,还能有谁?
而赵瑗却并不这么认为,站在他的视角上看,他自然已经知道了协助江南水寨的人应该是李涧此人。
但其实他还有一些疑惑,那就是李涧作为邓州巡检使,是怎么和江南水寨搭上关系的,又是怎么能提前得到江南水寨部署的情况,暗中通知利州四义等人做出应对的。
不过这事儿李涧不愿回答,赵瑗自然也不会追问。
两人目前是合作关系,不久前才协力合作救出了岳飞,还处于蜜月期,自己就这样跑去刨根问底并不合适。
而且他脑子里的疑惑还不止这些。
虽然赵瑗看似顺利的解决了秦桧案的麻烦,同时完成了救出岳飞的目标。
但过程之中似乎除了张澄这个阻力外,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威胁。
恰恰相反,许多协助简直犹如从天而降一样,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的面前。
只是他暂时还没有弄清那个人究竟是谁,为何会要帮他。
话说回来,赵瑗对赵构的分析其实也不过是藏着掖着,这三个答案只捡了能栽赃嫁祸张澄的部分来说。
但偏偏赵构就是爱听这个。
听完赵瑗的话,赵构满意的点点头,又问道:
“那江南屯军和水患这两个问题如果现下交给你,你认为该如何处理?”
“儿臣认为,调查江南屯军亏空一事不应声张免得打草惊蛇,派人暗中查访最为稳妥,若真确有其事,也不宜大张旗鼓的派人缉拿,如今绍兴合议好不容易换来的和平,我大宋境内不易再生兵戈,江南更是漕运和米粮要地,若是出事,我大宋又要损失大好修生养息的机会,儿臣觉得可以再借用缉拿张澄漕运逃党为借口,顺理成章的派人前往江南,降低江南贪腐官员的戒备,再找一网打尽的机会。”
“至于水寨匪患,儿臣觉得江南屯兵既然缺乏战力,若要从其他地方调取兵力剿匪,只能平白浪费国库民生,可以诏安为主,分化为辅,,等江南肃清之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