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物是人非(3/5)
枝散叶也。大观四年,十一月乙丑朔,朝景灵宫。丙寅,飨太庙。
丁卯,祀昊天上帝于圜丘,赦天下,改明年元为“政和”。
然,一番热闹,却不改天之苦寒。
汴京城此冬倒是不甚安稳,先是大雪封城一月有余。雪虽停,然天寒无减,更甚之往年。
京中倒是无碍,然,周边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。以至于,百里不见人烟,千里草木无存。
一月之余,城郊漏泽园便又扩出了三里之多,以葬京城河漂、路倒。
此且不为怪。
为怪者,有野狐夜鸣于京郊之野。或聚众呼号,或结伙啼于房前屋后,桀桀声如妖嬉鬼笑,扰得京郊百姓心内惶惶不可终日。
开封府闻报,遂派员前去驱赶。奈何群狐聚众且不惧人声呼喝,亦不惧篝火,群狐袭人之事亦是个时有发生。
于是乎,人心更是惶惶而不可终日。
几日后,倒是个愈演愈烈。此物自雪停便入京城,呼群结伴,行走于街市。
那巡城兵马与那皇城司也派员探查,且只得一个足印如麻,且寻不得一个狐影来。
不日,禁内亦闻狐笑桀桀。
于是乎,怪力乱神之语便是由坊间传至官员大臣之中,均言,群狐哀鸣乃不祥之兆。
且是慌得那左街道录连开十几场水陆道场,大相国寺连连放生施善念经超度。不过,这道士的法事也做了,和尚的经也念了,却也是个无济于事。
尽管那皇城司倾力彻查,却也查不出个子丑寅卯。
且在满城惶惶,那群狐却在一日之内消失于京城内外,仿佛那群野狐不曾来过一般。
饶是让左街道录,大相国寺,并皇城司额手称庆,俱焚香祷告,道是天收了这场不祥之事。
且刚有些安稳,却不到三日,便又有大庆殿外艮位基角有污水自砖缝渗出,起初断为雪水融化。然整修之后,更甚。那水如黄汤做全用来,四下淌溢,且奇臭无比。
大庆殿且不同其他宫殿,此地乃皇家的颜面,国之大礼之处。
此地,出了此等怪事却是一个非比寻常。
那官家也是慌乱,殿上斥责了工部,令其限期修整。
却也觉此非人力所能为之,便让那京城上清储祥宫报了茅山宗坛,请法师过来勘察再行定夺。
官家定了那大庆殿修整之事,便裹了皮裘,煨了炭炉,蜷坐于奉华宫的禅意院子内,看那禅意残雪。
经那群狐闹京之事却也不敢再穿狐裘,只是弄了一件貂绒的大裳裹在身上。
黄门公见圣驾不爽,便遣了宫人,自己则在官家身侧小心了伺候着。
官家斜靠在稳机之上,面前,那观书架上,挂有了一副书画学博士、礼部员外郎米芾的字。
然,官家却未看那幅如那仙人舞袖般的《多景楼诗帖》,手中却是把玩这一个“松涛琴韵”的闲章,而眼神却飘向那圆子中央那枫树空林之上的残雪。
看那残雪化水,沿了那雨链点滴落下。听那铜铃叮咚,口中喃喃道:
“吟徵调商灶下桐,松间疑有入松风。仰窥低审含情客,似听无弦一弄中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嗯?蔡京的诗?
不错,徽宗画的《听琴图》中题诗便是它。
这文青今儿又怎的了?看米芾的字念的蔡京的诗?
殊不知这蔡京和这米芾倒是有些渊源。官家眼前的《多景楼诗帖》便是蔡京前些日,托童贯之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