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据:深渊(1/255)
第一章 死亡预言金属探测门发出刺耳的嗡鸣,苏晚攥着访客证的手心沁出冷汗。玻璃幕墙外的城市在暮色中亮起霓虹,倒映在量子科技大厦光洁如镜的地面,宛如一片虚幻的星海。
"苏博士,请配合安检。"保安的声音毫无感情,黑色墨镜遮住了他的眼睛。苏晚深吸一口气,将背包里的笔记本电脑、手机依次取出,金属托盘碰撞时发出清脆的声响。她的目光扫过走廊尽头那扇刻着"先知系统实验室"的钛合金门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。
三天前,量子科技CTO程砚亲自打来电话,邀请她参与新型犯罪预测系统的伦理评估。作为人工智能伦理领域最年轻的教授,苏晚对这个项目早有耳闻。"先知系统"号称能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,提前72小时预测犯罪事件。但在学术界,质疑声从未间断——这样的系统真的不会侵犯隐私?真的能避免误判?
实验室的门缓缓开启,冷气裹挟着数据特有的电子气息扑面而来。巨大的全息屏幕上,无数数据流如银河倾泻,在穹顶交织成一张精密的网络。苏晚的目光被屏幕右下角的倒计时吸引:71:59:58。
"苏博士,久仰。"清冷的男声从身后传来。苏晚转身,看见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人,金丝眼镜下的面容俊朗而疏离,腕间的机械表折射出冷光,"我是程砚。"
苏晚伸手与他相握,触到他掌心一道细长的疤痕:"程先生,我想先了解系统的运作机制。"
程砚微微一笑,指尖在操作台上轻点。全息屏瞬间切换,浮现出一个女性的3D建模,周围环绕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标签:购物记录、出行轨迹、社交动态……"先知系统通过分析全网300亿条数据,构建每个人的行为模型。当模型出现异常波动,系统就会发出预警。"
苏晚皱眉:"也就是说,每个人都在被监控?"
"这是为了预防犯罪。"程砚的声音平静如常,"比如这个案例——"屏幕上弹出一则新闻,某超市员工持刀伤人的现场照片触目惊心,"系统在案发前三天就发出了预警,但因为误判等级较低,没有引起重视。"
苏晚凑近屏幕,突然注意到新闻角落里的时间戳。她的瞳孔骤然收缩——三天前,正是程砚给她打电话的日子。这个巧合太过诡异,让她后颈泛起一阵寒意。
就在这时,全息屏突然剧烈闪烁,刺耳的警报声响起。程砚脸色微变,快速敲击键盘。苏晚看见屏幕上跳出一行猩红的大字:高危预警——目标:苏晚。倒计时:71:58:23。
"这不可能!"苏晚后退一步,撞上身后的操作台,"你们在搞什么?"
程砚盯着屏幕,镜片后的眼神晦暗不明:"系统不会出错。苏博士,告诉我,最近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异常的人或事?"
苏晚的大脑一片空白。三天前,她确实收到过一个匿名包裹,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:一群穿着病号服的孩子站在一栋建筑前,右下角的日期是2008年7月15日——正是她被收养的前一天。但这个秘密,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。
警报声仍在持续,苏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:"程先生,我需要查看系统的原始数据。"
程砚沉默片刻,调出一长串代码。苏晚的目光突然被其中一段吸引:某个IP地址连续三个月访问她的论文数据库,每次都重点查看关于"脑机接口伦理"的章节。而这个IP,属于量子科技内部服务器。
"解释一下?"苏晚指着屏幕。
程砚的喉结动了动,正要开口,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撞开。几名黑衣人冲进来,为首的男人亮出证件:"国安局,苏晚教授,请跟我们走一趟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