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三哥小说网

三哥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三国:挟持曹操,复兴汉室 > 第154章 扬州之乱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154章 扬州之乱(2/3)

 两人随即下了船,翻身上马,踏过贼兵的尸体向港内走去。 



    丹阳兵将战船沿江藏好,留守百余人看守船只,并派人通知各处民船,此港口重新归复朝廷,恢复停靠。 



    队伍向西北而行,浩浩荡荡,直奔庐江郡城而去,沿途大肆宣扬,闹得人尽皆知。 



    却说贼首黄穰率领全军精锐,奋力攻打历阳城,城中军民惶恐不安,刺史陈温一介书生,躲在府邸不敢出来。 



    丹阳太守周昕率部守西门,九江太守服虔守南门,广陵太守张超据北门,新上任的庐江太守陆康带着待从死守东门。 



    此时功曹臧洪正带着广陵守军五千人在增援路上,九江都尉陆峻突出重围,回去召齐府兵四千余人到了合肥,这两支部队离历阳还有一段路程。 



    只是他们各自都在掂量,贼兵势大,要不要带着郡里的有生力量扑上去与贼军拼个鱼死网破。 



    眼下朝廷并没有明令组织中央兵马前来扬州镇压叛乱,若是众郡军马都中了贼军的围点打援之计,扬州有生力量尽数葬送。 



    那整个扬州还真就成了黄穰的天下,朝廷一旦怪罪下来,丢城失地的罪过,只怕众将领都担当不起。 



    所以,尽管四位太守奋力抵抗,心里期盼着自家的援军,而实际上,援军一直在路上。 



    “季才,那可是你叔父啊!”陆氏族人见陆骏故意延缓进军速度,苦苦劝告。 



    陆骏望了望天色,异常冷静,喃喃道:“叔父又怎样,为了保全整个扬州,保全我们陆家这点底子,万万不可冲动行事,叔父自有天助!” 



    他想着历阳城中还有庐江退守下来的六七千正规军,更何况城内困住的百姓便有二三万余人,那些可都不是死人,他们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亲人被叛军屠杀么。 



    广陵功曹臧洪自不用多说,他父亲做过使匈奴中郎将,现在正安居老家广陵射阳养老,历阳失陷不打紧,谁来守射阳。 



    要不是徐州刺史严令,他才不淌这趟浑水。 



    他发兵的时候,就已经恳求老父亲火速上书朝廷,将杨州情况如实上报,若不出意外,刚刚平定黄巾之乱的左中郎将,现在的车骑将军皇甫嵩,必然是平定扬州的首选人物。 



    所以为了保全家乡,他得留一手,还指望着手下这几千弟兄,能够随机应变,实在不济,退守广陵凭险而据,还能熬到朝廷大军前来。 



    此时冲到几万贼兵堆里,岂不是自寻死路。 



    其实他们还有另外一层考虑,传说的丹阳兵不是自吹很厉害嘛,自吹江东丹阳勇士出手,黄巾不敢为乱扬州。 



    眼下可好,十万贼众聚集,你丹阳兵岂不是又有了用武之地,若丹阳兵能异军突起,救刺史与众太守于危难,那可是天大的功劳。 



    至于说第三层考虑嘛,众人不便明说,长官们被贼兵一窝端,伤的伤死的死,下面的兄弟都可以进升一级,何乐而不为。 



    正如他们所料,丹阳兵果然傻傻的冲到前面,不仅攻克了横江口岸,还扬言直逼贼巢庐江郡城,大有收复庐江郡的趋势。 



    得到消息的贼兵和官军都笑出声来。 



    黄穰沉思过后,立刻从围城的部队中分出一万兵士,为了保险起见,派去的全是汉人,他觉着蛮人靠不住。 



    这支部队很快脱离历阳,排成长蛇阵势,向中途据点居巢扑来。<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那么多御兽,我该召唤那一只呢 余生相望不相思 那天,师父语重心长,我被骗很惨 港岛: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 穿越远古:野人夫君,么么哒! 为人师表稿甘 别人求生,我送外卖 八零:空房四年,丈夫带回了战友遗孀 狐狸师兄不号惹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